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振兴热点观察——全国两会解读”: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效能
“振兴热点观察——全国两会解读”: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效能
2024年03月12日

作者简介:周波,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货币政策规则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绩效评价和设计问题、财税政策理论与实践、政府间财政关系。

640.png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一方面,传递出政府调控经济的意愿或力度将加大积极信号;另一方面,也明确了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协同的实践要求。既具有路线图,也提出了方法论,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落地见效,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路径指向。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长期以来是我国宏观调控遵循的原则,但在继2023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特别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背景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将不同于以往,其现实意义也更加凸显。

其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在系统性决策中的先导作用更加凸显。随着对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积累和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系统性治理观念在政府工作安排中逐渐显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鲜明提出“要强化系统观念,把握和处理好重大关系,从整体上深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的要求。事实上,自1998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政策调控目标先后由“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及由“重点关注短期增速、实施强刺激,到同时关注稳增长和增后劲,注重固本培元、精准施策,一体推进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等的动态调整,就集中体现了政府决策观念从单维、多维到系统的形成和转变。当前,在系统谋划政策目标,深入推进系统决策和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求背景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决策均须站位于支持和服务系统性决策治理高度,进一步加强两者在支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协调性,发挥好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系统化的先导作用。

其二、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在提高政策有效性中的关键作用更加凸显。2024年宏观政策安排均呈现积极倾向。财政政策而言,赤字率为3%,赤字规模为4.06万亿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3.9万亿元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规模高达8.96万亿元;超过去年财政赤字、专项债和防灾减灾特别国债的总和8.68万亿元,呈现扩张态势。货币政策而言,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若实际通胀水平持续低于3%预期通胀,则货币政策也将呈现积极态势。当前,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尤为迫切,在财政政策通过优化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货币政策通过盘活存量资金、畅通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等财政、货币政策各自领域提质增效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政策效能,就需特别关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不断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扩大政策合力。换言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在提高政策有效性中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

其三、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提高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对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策制定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建立与微观主体沟通协调机制,且各类政策制定和实施均以微观主体满意为标尺,将极大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一方面将有利于改善企业和居民预期,激发企业投资和创新活力,促进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数字化转型等,增加有效供给;同时,也将增加居民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电子产品、文娱旅游等消费,扩大有效需求;进而加快促进国内大循环,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也将有利于节省政策空间,降低实现同等目标下的政策成本,提高政策效率,为财政货币政策自身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众多稳定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居核心地位。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全面提高政策有效性目标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取向一致性至关重要,而这恰离不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由此,以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为抓手,引领和规范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非经济政策制定方向,将起到“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的效果,从而为更好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和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此文刊发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宣传中心)官网:https://www.ndrctc.org.cn/c/11/111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