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辽宁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总书记对辽宁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对辽宁振兴的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深刻阐明了辽宁全面振兴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一步标定了辽宁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和历史方位,进一步明确了辽宁振兴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前进方向,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贯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期望转化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东北财经大学充分发挥财经高校优势特色,强化有目标有组织科学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着力推出有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的高水平理论成果,奋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作出东财更大贡献。
2025年2月17日,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鲍洋在《大连日报》06版发表文章《坚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大连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坚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大连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鲍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靠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大连振兴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从大连实际出发,发挥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科创资源富集等比较优势,提高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本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挑重担、奋勇争先。
坚持双轮驱动 高站位优化开放布局
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连应立足东北亚,面向全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对内,主动加强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如,与京津冀地区在港口物流、高端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与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交流,提升大连的产业创新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
对外,持续深化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大连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如,加强与日本在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韩国在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交流,拓展合作空间。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强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推动大连产品和服务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深层次推动改革创新 高标准营造开放环境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气质。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大连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
在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上,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是核心。大连应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破除准入壁垒,畅通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通道。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规定,规范招商引资法规,构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推动信用在多领域深化应用。
在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上,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是关键。大连应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4条稳外资政策及省市吸引利用外资措施,持续完善政策制定实施机制。加强对经营主体权益保护,保障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坚持对内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建立高效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在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上,要以加快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大连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快实现多领域规则互认。深化对外资管理及促进体制的改革,确保外资企业享有国民待遇,完善境外人员生活便利制度。
着力稳外资稳外贸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外贸外资是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连必须多举措发力,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
在稳外贸方面,要确保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加强贸易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和效益。支持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和边民互市贸易等特色贸易方式发展,拓展海外市场销售渠道。积极扩大进口,满足国内市场对优质商品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需求,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鼓励外贸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力度和品牌培育力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稳外资方面,高标准实施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及以商招商策略,提供全方位要素支持,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来连投资。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引进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加强与外资企业合作,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在大连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及其他功能性机构,进一步提升大连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全力推进“三个中心”融合发展 高起点建设开放通道
大连应锚定“两先区”“三个中心”战略定位,积极融入国际开放通道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及东北亚国家合作,提升在国际航运、国际物流和区域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进一步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大连港与周边港口资源整合,加强区域港口合作。加强港口与内陆地区的连接,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集疏运网络。铁路方面,加密与东北内陆城市的货运班列,优化线路布局,提高运输频次和效率,确保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通过铁路运输至港口;公路方面,升级与港口连接的高速公路和主要干道,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减少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航空方面,提升大连机场的货运能力,开通更多国际货运航线,加强航空物流枢纽建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进一步加快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保障海陆大通道畅通,完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打造中欧班列沿海集结中心,建设大连港全球中心仓、邮件处理中心、日韩商品集散中心及分拨基地。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港口合作,打造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物流节点,提升大连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地位。
进一步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外向型经济的能力。加强金融数据中心建设,保障金融信息的存储、处理和安全传输。推动金融科技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便捷性。通过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加快实现“三个中心”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大连的对外开放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发挥各类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 高水平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开放平台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大连作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片区、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等众多高层次开放平台,具备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
要充分发挥自贸片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在制度创新、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加强自贸片区与其他开放平台的联动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围绕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离岸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本地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构建完整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聚焦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等领域,推进服务贸易发展。
利用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重要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体系。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积极参与全球城市合作网络,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环保协作等多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提升大连在全球城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来源:《大连日报》2025年2月17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