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公共政策专家讲坛(第86期):马光荣、朱军
公共政策专家讲坛(第86期):马光荣、朱军
2025年05月13日

讲坛蓝图.jpg

报告时2025年5月20日(周二)8:30—11:00

报告地点雅言楼106会议室

 波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主办单位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科研处

 

报告题目一积极财政政策:内涵、挑战与对策

马光荣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报告摘要:

文章从赤字率和支出强度视角分析我国财政政策的力度,基于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梳理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从长期积极、增支为主、重在投资、地方化和广义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中国式积极财政政策的特征。最后,从经济环境、效应衰减、风险累积、长期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中国式积极财政政策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政策转型的路径。

 

报告人简介:

马光荣.jpg 

马光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AER、JPUBE、JLawE、EER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等多项奖励。

 

报告题目二: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风险承担:现金挤压机制视角

人:朱  军  南京财经大学财税治理研究院院长、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报告摘要:

尽管先前关于地方政府债务(LGD)和银行风险的研究强调了信贷和违约渠道,但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现金挤压机制,通过该机制,LGD减少了银行的现金持有量,从而放大了风险承担。利用2010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发现LGD每增加1%,银行的现金持有量就会减少0.52%,进而使风险承担增加0.22%。这一现金挤压机制解释了LGD对银行风险总影响的21.6%。此外,我们发现地区监管严格程度和银行盈利能力会调节现金挤压机制以及LGD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总体影响,更严格的监管会减轻这种影响,而较低的盈利能力则会放大这种影响。这些发现强调了现金管理在主权-银行关系中的关键作用,并敦促政策制定者优先考虑流动性管理,特别是对于盈利能力较低的银行,以增强金融稳定性。

 

报告人简介:

朱军2.jpg 

朱军,1980年12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后,现任南京财经大学财税治理研究院院长、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动态财政学、中国财税前沿问题等,主持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成国家科研项目2项,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出版《高级财政学》《高级财政学II》《高级财政学III》《地方财政学》《中国税制》等教材与专著10部。

在国际SSCI一区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Economic Modelling、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中国工业经济》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提出了“系统平衡财政观”“地方公债新理论”“构建大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等学术观点。

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曾获2022年第七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一等奖、江苏省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税务学会第六次全国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担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第十届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吉林省财政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