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为响应学校号召,切实提升全院师生风险防范意识,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即日起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
一、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动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不正当手段从事金融业务或相关活动的行为。这类活动通过虚假宣传,诈骗等手段骗取资金,本质上破坏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
二、常见类型
(一)非法借贷
套路贷: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通过“虚增债务”、“肆意认定违约”、“虚假诉讼”等手段,设下层层圈套,最终非法侵占他人财产。过程之中,借款人不仅会损失金钱,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校园贷:通过散布“放贷快、门槛低、无担保”等虚假广告,专门面向缺乏风险意识的在校学生放款,但借款容易还款难,看似江湖救急的校园贷,却让很多学生深陷网贷泥潭,利滚利难以偿还。
现金贷:常以“低利率”甚至“零利息”的幌子吸引受害人贷款,签订贷款合同后,放贷机构会以服务费、运营费、逾期费、滞纳金等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变相提高利率。
(二)非法集资
往往以以农村合作社,养老项目等承诺“保本保息,年化利率15%起”高息回报,吸收公众资金后卷款跑路。
(三)金融传销
以“金融创新”为外衣的非法传销模式,通常以投资理财、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等为幌子,诱骗参与者发展下线,用后来者的资金支付早期投资者收益,形成庞氏骗局。
三、如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一)三看三不,筑牢防线
1. 三看
看资质:查证是否持牌经营;
看收益:远超市场水平的收益要警惕;
看渠道:只通过官方平台或正规机构。
2. 三不
不轻信:陌生人推荐的理财项目多是陷阱;
不贪图: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
不透露:验证码、银行卡信息只提供给官方。
(二)遭遇骗局,三步止损
1.立即止付:断开资金流转,防止损失扩大。
2.留存证据:保留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合同文件
3.及时报案:拨打110或12345,第一时间联系警方。
守住“钱袋子”,不仅是守护个人财产安全,更是守护家庭的幸福与安宁。记住,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回报是陷阱!在面对任何金融诱惑时,多一分警惕、多一些理性,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共同筑牢校园金融安全防线,以智慧和清醒为盾牌,守护好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